立秋带来了微凉的风,却未放慢彩虹医务社工团队的脚步。我们依旧穿梭在不同医院的不同病房里,用专业的服务与温柔的陪伴,接住每一位患儿与家属沉甸甸的心事。

这个八月,我们见证过母子矛盾化解时的暖意,感受过“同病相怜”的深刻共情,也被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想象力深深打动,还有香甜的爱心餐带来的慰藉——那些藏在病房里的故事,每一段都闪烁着爱的光芒。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彩虹医务社工团队的八月时光。

温馨提示:

以下内容来自彩虹公益社医务社工一线工作纪实

以甘肃五大定点治疗儿童白血病医院科室患者为例

文中患者信息均已使用匿名

保护儿童隐私图片已经过处理

最近社工在医院里处理了一起有爱的「家庭纠纷」——没有激烈的争吵,却有着母子间说不出口的牵挂与委屈

“老师,我能去小家住两天吗?”一大早,一条小川妈妈的求助消息从手机中弹出,让社工慌了神。

小川16岁了,在六月份确诊了鼻咽癌,这次是第二次住院了,需要进行33次放疗和数次化疗。因为一些家庭的原因,平时只有小川妈妈一人照顾小川,社工听到小川妈妈说想在小家住几天的信息,让社工不禁猜测:“小川是不是情况不太稳定。”

“是医院不让住了嘛?小川状态都好吧!”社工立即给小川妈妈发去信息。

“不是,是小川不听话,我想离开两天。”

“那小川一个人可以吗?吃饭怎么办?”社工着急地回复小川妈妈。

“不用管他,他会点外卖。”小川妈妈回复到社工。

话音刚落,小川的负责护士也给社工发来信息说:“你们今天有时间吗?能不能帮我们小川大朋友做个心理健康教育?今天孩子和妈妈吵架了,两个人都不开心,你们是专业的,帮帮我们吧!”

也是这一次,让我们有机会走进小川的内心。正值青春期的小川,内向腼腆但又很有个性,虽然不爱说话,但年轻的锋芒也总是裸露在外,给一种「生人勿进」的疏离感。

我们在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也只会点点头,不做过多的回应,有时也会轻轻一笑,很难走近他。

收到这些求助后,社工立马动身去帮助这对母子处理「家庭矛盾」

“小川妈妈,我到彩虹有爱儿童之家啦,你在哪里呀?”

“我马上就来!”

和小川妈妈了解了他们矛盾的主要原因——小川最近因为治疗的原因,嘴巴以及嗓子都出现了红肿甚至嘴巴里面也有溃疡的情况,导致小川不愿意吃东西、也不愿意好好漱口。

妈妈见状就非常着急,就会频繁催促小川漱口、吃药、吃饭……正在打游戏的小川不耐烦的一把推开了妈妈,妈妈日积月累的伤心和委屈,一下子涌了上来,眼泪也随之流出来

听着妈妈诉说自己这些年独自一人照顾小川和哥哥的苦楚,我们也决定和这个「略有个性」的小川聊一聊。

推开病房门,小川正坐在病床上边玩手机边吃着饭,看到社工,笑了笑,又继续盯着屏幕。

“吃的什么?”社工先开口。“没什么。”他轻声回应,声音带着放疗后的沙哑。“在玩什么呀?”“随便玩。”简单的对话后,空气陷入沉默。

“你玩手机玩的这么好,能不能教教我怎么把手机壁纸换掉,我看别人的手机壁纸花花绿绿的很好看!”社工尝试着想要找到小川的兴趣点。

话音刚落,小川接过手机,非常快速地帮社工设置,边设置边笑着对社工仔细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

妈妈见状说道:“他从小就聪明,学习一直都很好,初高中都是前十名,就是生病的时候体力跟不上就成绩下来了。”

“前十名?这么厉害,你是怎么学习的啊,我家孩子也上初中了,我也希望他能成绩一直保持前十名,有没有什么秘诀啊。”社工震惊地向小川问道。

“就上课认真听。”小川声音带着欣喜回答道。

聊到这儿,小川明显放松了下来。社工趁机轻声问:“今天跟妈妈是不是有点小别扭呀?”刚才还带着笑意的小川,瞬间平静下来,看了一眼妈妈并且小声说:“没怎么,好着呢。”

看着小川紧绷的嘴角慢慢放松,社工知道,是时候让这对母子把藏在心里的话讲出来了。

没等社工过多引导,小川妈妈先红了眼眶,声音带着哽咽:“我就是太担心他了,那嘴巴里已经出现了白色小泡,那一破就更疼更不容易好了,不好好漱口怎么办呢?”

“我就想让他好好配合治疗,人家嫌我烦,还推了我一下……我们现在看病的钱都是跟别人借的,我就怕他不配合,白受了罪还没效果。”每一句话都裹着焦虑与委屈,像是攒了很久才终于说出口。

妈妈的话音刚落,一直沉默的小川忽然抬起头,声音轻轻的,却格外清晰:“我知道你担心我,我现在嘴里、嗓子里都疼得厉害,连喝水都难受。你说一遍我就记着了,你一直说、一直催,我本来就烦,忍不住就想推开你。”

他没看妈妈,眼神落在被子上,却把心里的别扭说了出来——「不是不懂妈妈的好,只是病痛带来的烦躁,让他没了耐心好好说话」

听到儿子的真心话,妈妈也愣了愣,眼泪掉得更凶了,却不是之前的委屈,而是带着点恍然大悟。

社工在一旁轻声说:“其实你们俩都是为了对方好。小川你以后疼的时候可以跟妈妈说‘我现在有点难受,等会儿再漱口’,妈妈也可以慢慢跟小川说。”

病房里的空气也不再紧绷,之前拧成结的「矛盾」,像被温水化开般消散,只剩下母子间藏不住的牵挂——妈妈看着小川的眼神软了,小川也悄悄往妈妈身边靠了靠。

原来解开误会从不需要复杂的道理,不过是妈妈把「担心」说出口,小川把「难受」讲明白,别扭和矛盾也就都烟消云散了。

见气氛轻松了下来,社工趁机和小川聊起了家常:“你来了兰州这么久,有没有逛过呀?中山桥、白塔山、博物馆都挺有意思的。”

小川摇摇头,声音轻了些:“没有,从家里来就直接住院了,没去过别的地方。”

“那等你哪天没治疗,医护也允许了,我们一起去逛好不好?我给你当导游。”社工笑着提议。小川却有点不好意思:“不用了吧,太麻烦你们了。”

“一点都不麻烦!”社工故意逗他,“等以后我们去银川,你也得给我们当导游,可别到时候发消息就把我们拉黑了,在对话框里出现一个红色感叹号。”

这话一出,小川立刻笑了,连忙摆手:“不会不会,到时候我带你们逛银川!”

病房里的笑声渐渐传开,不仅解开了这场满是爱的「矛盾」,更悄悄走进了这个16岁少年的心里。原来那个看似「生人勿进」的男孩,只是需要一个机会,把藏在病痛和叛逆背后的柔软,慢慢展现出来。

而这份带着暖意的约定,也成了小川治疗日子里,一份小小的期待。

从确诊的那天起,芸芸一家的头上便一直被乌云笼罩,曾经活泼可爱的小女儿被骨腰穿折磨得整日痛哭流涕,甚至到了不敢经过操作室的地步。爸爸妈妈尚且可以保持冷静,但把芸芸从小带到大的姥姥的心却早已经碎了一地。

“我一听到她哭,我就也控制不住得想哭。”

可就算再崩溃,家里人还是要打起精神,持续为芸芸奔忙。为了让芸芸吃上健康可口的饭菜,姥姥快速收拾好和我们来到彩虹有爱儿童之家做饭。

因为没有安全感芸芸比平时更粘着姥姥,听到姥姥要去小家做饭,这让芸芸一下崩溃了,一直到姥姥把自己的手机留下作为保证,芸芸才依依不舍让姥姥离开

为了让芸芸能快点见到姥姥,社工简化流程,在路上就为姥姥开展了健康宣教,听到白血病患儿要忌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芸芸姥姥叹了口气:“唉,我们家那个还就爱吃个辣的。”

听到这,社工不禁想起那一位位因做饭而感到崩溃的家长:“每次问吃啥都说不知道。好不容易做上了又不吃,唉,有的时候我都不想做了。”

尽管家长都明白这是孩子因为用药产生的副作用,但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对此还是会感到烦恼。这并不是谁的错,只是需要我们比以往更加包容

为了让芸芸姥姥对此有所准备,社工开始为姥姥介绍小朋友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听到一半,芸芸姥姥轻轻打断了我们。

“谢谢老师,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自己就是一个癌症患者,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你说的那些恶心,呕吐我都经历过,确实不好受所以芸芸之后就算不吃饭我也不会生气的太理解孩子的那些不舒服了。”

重症患儿总是会面临各种各样常人无法想象的疼痛和不适,他们的反常表现并不意味着娇气或者故意不听爸爸妈妈的话,而是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告诉爸爸妈妈我真的很不舒服,作为照护人,我们或许无法从根本帮孩子消除痛苦,但或许可以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和包容。

这种来自心理方面的支持和营养方面的支持都一样重要,都是患儿在治疗期间不可或缺的力量来源。

每天穿梭在病房之间,看着病床上小小的身影,社工心里总忍不住泛起酸涩。她的病能治好吗?正承受着怎样的疼?家人藏着多少没说出口的压力?这些问题像小石子,轻轻落在社工的心里。

社工也常听家长说:“他还小,离不得人,我就坐在病床上守着。”我们见过的孩子,大多不到 8 岁——他们本该在学校里追跑打闹的年纪,却要每月来医院化疗、抽血、做检查、打升白针……

他们也会小声说:“我想去上幼儿园”,也会羡慕地说“姐姐能上学,不用做骨穿腰穿”生病像一道无形的墙把他们的童年困在医院和家里挡住了校园的笑声也挡住了探索世界的脚步

可孩子的心里,总有藏不住的光。那天,荣荣举着拼好的积木跑过来,眼睛亮晶晶地说:“姐姐你看!这是小车,这是两层楼的大房子——外面这个是蹦床,跳一下就能去二楼玩!”

他认真介绍着自己的「建筑作品」,语气里满是骄傲。

社工忍不住赞叹:“蹦床的设计也太棒了,我都没想到!”那一刻,荣荣哪里是生病的孩子,分明是个满脑子奇思妙想的「小小建筑师」

原来,孩子们除了在做与病魔勇敢对抗的坚强宝宝、被家人无限心疼的生病的孩子,还可以做一个主动游戏、主动创造的人。

他们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着生命被延续,而是肆意地在自己的生命里开出最绚烂美丽的花,长出最蓬勃茂盛的叶。

他们的生活,不只有治疗和检查,有对生活的热爱,还有疯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守护好这份美好——像保护每一颗珍贵的星星,让他们的心灵、情感与思维,都能和健康的孩子一样,自由生长,开出最绚烂的花。

“哎,我们家娃就爱吃辣的,这清淡的东西一点不吃。愁死了!”

“我们家的我做的她根本不吃,说我做的难吃,我就只能给她点外卖。”

“我家娃娃最近想吃肉,上了药吃不了,天天哭呢。”

「吃饭」是医院里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因为治疗的原因,孩子们只能吃清淡、低脂的食物,可孩子们挑剔的小模样、想吃却不能吃的委屈,让家长们既心疼又无措。

看着家长们犯难的样子,社工想着:“要是能有懂营养、会做饭的人来帮忙就好了。”

于是,我们邀请了擅长制作爱心餐、精通营养搭配的志愿者,来给科室的孩子们做一顿健康又美味的饭,也顺便教家长们一些简单的搭配技巧。

制作爱心餐当天,「共享厨房」早早地就挤满了前来帮忙的志愿者们,有洗菜的、有切菜的、有烧水的……大家各司其职忙活了起来。

不一会,色彩鲜艳的营养搭配均衡的爱心餐就制作完成了。到了饭点,我们马不停蹄地将热腾腾的爱心餐端进病房,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香甜的可乐鸡翅鲜香的黄瓜炒肉可口的胡萝卜炒木耳软糯的大米饭还搭配了鲜香美味的冬瓜丸子汤,每一口都符合孩子们的口味。

“太好吃了,比我爸爸做的好吃多了!”一个孩子边吃边说。

家长们也松了口气,有位妈妈笑着说:“娃平时不爱吃饭,今天居然全吃完了!能不能也教教我,我也想给娃做这样的饭。”

“麻烦你们了,这个色彩搭配的很有食欲,我们孩子平时不吃胡萝卜的,今天也吃完了。” 

下午,我们专门邀请志愿者和医护,为有意愿学习的家长开了一堂健康小讲堂。

家长们听得格外认真,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主动提问“孩子不爱吃蔬菜,能不能混在粥里煮?”、“低脂的肉怎么做才不柴呀?”、“娃想吃炸鸡这种有点味道的食物,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啊?”……

志愿者和护士耐心地一一解答,从食材选择到烹饪方法,把实用的技巧都教给了家长。

这一个热气腾腾的爱心餐、一堂干货满满的小讲堂,不只是让孩子们尝了鲜、解了馋,更实实在在帮家长卸下了「孩子不爱吃、不会做」的难题。原来治疗期需要的清淡饮食,不只是寡淡无味的,也能做得有滋有味、营养均衡。

这份裹在饭菜香里的暖意,轻轻落在病房的角落,成了慰藉孩子味蕾、也安抚家长焦虑的小小光亮。

兰州的八月正悄悄走向尾声,雷雨天的潮湿、高温天的燥热,终将被渐起的秋风轻轻带走,消散在初秋的空气里。

但彩虹医务社工团队走进的每一间病房、说过的每一句安慰、陪孩子们度过的每一段时光,都不会随季节远去——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早已悄悄落在孩子们的生命里,像埋下的种子一样,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生长

九月的脚步越来越近,兰州的天气或许还会有零星的燥热和微凉之间交替,但我们心里的方向始终清晰——只要继续带着真诚走进每一间病房,用专业接住每一份期待,就能为更多孩子和照顾者带去温暖和鼓励。

让孩子们和照顾者知道——治疗的路上从不是只有冰冷的仪器与药品,还有我们一直陪在他们身边,陪他们等下一个晴天,等下一次笑容,等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声明:本文旨在讲述个人经历,分享患者故事。其中涉及的疾病描述和医疗信息仅为呈现事件背景,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每位患者的病情各异,具体诊疗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期待美好发生。

—END—

图文编辑:RVCH项目组

彩虹有爱儿童之家(Rainbow House)

希望每个孩子都有甜蜜的童年和明亮的未来

“我们在这里共同努力,

为异地就医的儿童搭建「家以外的家」,

有爱的家。”

祝好:)善良的你

Since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