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孩子被确诊重症的那一天,父亲的世界便开始出现裂痕。
病房成了他们的主战场,住院部走廊是他们深夜时最常停留的地方,消毒水的气味和病房里的哭闹,也如钢印般深深镌刻在他的心上。
在异地就医的重症患儿们身边,
有这样一些超级英雄,
他们是父亲,也是坚韧的大树。
小玉曾经历五十多天无法自主进食的煎熬,仅靠输营养液与留置胃管注入流食维持营养。病痛折磨下,她对食物的渴望变成了心里的一根刺:看到任何人吃饭都会不开心,甚至难过地哭泣。
在这样的变化中,父亲悄然改写了自己的生存法则。连续五十余日,他在女儿清醒时始终滴水不沾、粒米未进。唯有趁小玉睡觉的间隙,才狼吞虎咽几口饭,小心翼翼的用行动表达对女儿的爱。
在漫长的陪护日子里,小星的父亲日复一日地守在病床前。看着孩子与病魔抗争,他渐渐被无形的压力吞噬:整夜辗转难眠,白天强打精神却难掩低落情绪。
最终,医生给出了确诊:抑郁症。如今,安眠药成了他每晚不得不依赖的伙伴,就像他不得不继续扛起的家庭重担一样。
和他们一样,许多父亲在孩子治疗时咽下苦难与心事,顶着风雨,默默前行。抗下一切债务和负担,只为守护孩子们的平安与健康。
他们或许不善言辞,很少将内心翻涌如潮的爱与担忧直接诉说,却总是用朴实的行动诉说着深沉的爱。
6月15日是父亲节,我们希望这些父亲能够暂时卸下肩上的重担,为情绪找一个出口。在治愈孩子的同时,也治愈自己。

01按下生活的暂停键,做一回自己
陪着孩子治疗的爸爸们,总有一种在悬崖边走路的紧迫感。他们总说:“我不能放松,也不能放松。这个家得靠我撑着。”
于是,为了让这些在生活中总是拼尽全力的父亲们获得片刻的放松,我们向医院和小家中的他们发出了父亲节活动邀请,希望通过拳击减压运动帮助他们释放情绪。
性格内敛的父亲们再听到拳击运动时,第一反应都是本能地退缩,“我不行啊,我从来没练过拳击”、“父亲节我一次都没过过”。

在孩子和社工们的鼓励下,来自三家医院的父亲们还是鼓足勇气,一同出发前往拳击馆,参与彩虹的父亲节特别活动。
这一天下午,他们不再是病床前的守护者,不再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只是单纯地做一回自己。
当生活的齿轮暂时停转,或许这正是生命给予的温柔留白。
而那些挥向沙袋的拳头,不仅击碎了迎面而来的压力,更重新校准了爸爸们生活的坐标。
02举起与放下,感受压力的重量
活动开始,拳击俱乐部的教练带领爸爸们进行了充分的热身与拉伸。
爸爸们的身体逐渐被唤醒,汗水顺着额头不断向下滚落。

随着心率的不断攀升,那些常年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笑容。
“5公斤、10公斤、15公斤。”
你能举起多重的牛角包?
在教练的指导下,父亲们轮流举起不同重量的牛角包。这个看似简单的运动器具,此刻却成了爸爸们生活的隐喻。

当父亲们将沉甸甸的牛角包扛上肩头,每个人都从重量中读出了自己的故事。一次次深蹲起身,就像他们一样,总是日复一日地扛起生活的重担。
“砰!”训练结束时,牛角包被重重摔在地上,就像是他们在这一刻战胜了压力,把它重重抛开一样。
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动作,让爸爸们第一次真切体会到”如释重负”的畅快。
随后的平板支撑环节,教练将牛角包轻轻放在他们背上。随着重量从5公斤增加到15公斤,父亲们的身体开始颤抖。

10秒,20秒,30秒,一声声坚定有力的加油声让爸爸们不断坚持着。
在教练温暖的鼓励声中:“没关系,撑不住就放下”、“你已经很棒了”,爸爸们终于允许自己卸下重担。
这一刻,他们学会了接纳自己的脆弱:原来,盔甲之下也需要喘息的空间。
小涛爸爸分享:“当15KG的牛角包落在我肩上时,我一直咬牙坚持着,直到耗尽最后的力气。那一刻,我觉得就像陪孩子看病一样,我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努力,无论怎样,我觉得我已经赢了。”
是啊,当压力如山袭来,允许自己暂时卸下重担,才是对自己最大的温柔。而懂得适时放下,比盲目坚持更需要勇气。
03用拳击找到释放的出口
为了让爸爸们更好地释放压力,我们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环节,让爸爸们在便利贴上写下心中的压力,把他们贴在沙袋上。
爸爸们在便利贴上写下“病魔”、“病房”、“失业”等字眼,此刻这些压力不再仅仅是无形的敌人,而是变成了可以直面、可以直接攻击的实体。

积蓄已久的情绪找到了出口,爸爸们向贴着压力来源的沙袋用力地挥拳,宣泄那些不敢在孩子面前表露的伤心、愤怒、恐惧……
拳头与沙袋碰撞的闷响中,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原来压力是可以被击中的,困境是可以被对抗的。
在这个充满力量感的瞬间,父亲们重新找回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虽然现实的难题不会因此消失,但此刻的释放已足够珍贵:他们终于可以卸下坚强的面具,做一回真实的自己。
真正的坚强不是永不倒下,而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压力。父亲的身份固然需要担当,但也需要这样一个出口,让他们把坏情绪发泄出去。

而在力量耗尽的那一刻,精疲力尽的爸爸们抱着沙袋重重地喘息,汗水也浸透了身体。
这一刻,他们与那些具象化的压力与困难竟产生了一种共鸣,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一次深刻的拥抱。
与压力的和解并非意味着彻底消灭它,而是学会在对抗与接纳之间找到平衡。
汗水浸透的衣衫下,是学会了与压力共舞的灵魂,是在重压下依然选择前行的勇气。
这种共生不是妥协,而是我们充分感受困难的重量,却从不让它压垮我们的希望。
04身体是河流,而不是堡垒
在最后的放松环节,爸爸们伸展四肢躺在拳台上。在教练的引导下,他们闭上眼睛,进行着呼吸与冥想的练习,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
真正的疗愈也到这里进入了尾声:最后一次,我们试着让压力像风一样穿过身体。

当我们静下心来感受,会发现身体里藏着一片神奇的世界:血管里奔流的血液是河流,神经的颤动就像闪电划过夜空,而骨骼支撑起的腹腔,则像极了季风穿行的山谷。
这些自然的意象提醒我们:人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本该像山川河流一样自在流动。

当我们遇到压力来袭时,总是本能地筑起高墙,让情绪在身体里壅塞。
而那些躺在拳台上的父亲们正在学习另一种可能:像山谷迎接迁徙的鸟群那样,注视着羽翼掠过而不张网;如河床承托融雪的寒冽却不试图加热河流。
“让万物穿过自己”当这个念头在脑海中浮现时,一位爸爸分享,他感觉有微风从头顶流向脚尖。
他忽然明白,自己不必做坚不可摧的堡垒,而可以成为一条包容的河流。痛苦不必被消灭,愤怒无需被压抑,它们都可以像风一样穿过我们,然后消散而去。
课程结束时,父亲们互相搀扶着站起来。有人揉着酸痛的胳膊,有人擦着额头的汗水,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着光。

最后的合影中,他们举起拳套,笑容比拳台上的灯光还要明亮。这是他们找到与压力共处之道的喜悦。
他们终于懂得:身体不是用来对抗压力的堡垒,而是让一切自然流经的河流。
05照顾好自己,也是温柔与爱
生活总在不经意间抛出最艰难的考题。
对于这些年轻父亲而言,孩子的重病如同一把钝刀,那份痛苦难以言说,却又必须默默承受。
回想起成为爸爸的那一刻,把软软的小生命抱在怀里的那一刻,他们一定不曾想过,“父亲”这个称谓背后,竟承载着如此沉重的分量。
渐渐地,他们的名字被“某某爸爸”取代,个人的标签在父爱的光环下慢慢地被忘记。
然而,在父亲这个角色之外,他们同样需要被看见、被理解,甚至是被赞许。
他们值得一句真诚的”你做得很好”,而不仅仅是”你是个好爸爸”。

照顾孩子的路很长很长,但照顾自己也很重要。请记住:超级英雄也需要休息。
愿所有的爸爸们都能在爱与责任之外,也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允许脆弱,接纳疲惫,放下、前行,走出困境,找到自己。
在此,我们也衷心的感谢「11oz拳击俱乐部」为此次活动提供的支持,这一天的美好体验离不开你们的善意和专业。
我们也期待在未来,能够有越来越多的爱心单位和个人加入我们,一起为异地就医重症患儿及家庭带去更加美好友爱的体验,一起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期待美好发生。
—END—
图文编辑:RVCH项目组
彩虹有爱儿童之家(Rainbow House)
希望每个孩子都有甜蜜的童年和明亮的未来

“我们在这里共同努力,
为异地就医的儿童搭建「家以外的家」,
有爱的家。”
祝好:)善良的你
Since20200510♥